济南起步区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径全力构建可复制推广新模式 |
【环商讯报道】
来源:本站整理
发表时间:2025-05-18
|
|
|
摘要:北京时间2025年5月18日(农历2025年4月21日),星期日讯:济南起步区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径全力构建可复制推广新模式
济南市城市品质提升暨城市数字化管理专题培训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济南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钱奇隆向全市各区县领导干部分享了起步区以市场化手段撬动物业力量提升垃圾分类管理质效的创新实践。作为全市垃圾分类改革的先行区,起步区通…
|
北京时间2025年5月18日(农历2025年4月21日),星期日讯:济南起步区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径全力构建可复制推广新模式
济南市城市品质提升暨城市数字化管理专题培训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济南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钱奇隆向全市各区县领导干部分享了起步区以市场化手段撬动物业力量提升垃圾分类管理质效的创新实践。作为全市垃圾分类改革的先行区,起步区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全流程、一体化的可回收物循环利用体系,通过增值收益、反哺垃圾分类前端投入,实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正向激励,推动垃圾分类从“政策驱动”向“内生驱动”、从“政府包办”向“多方共赢”的转型,最终形成居民便利-企业获利-政府减负的良性循环。
在创新机制方面,起步区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运行体系。通过搭建督导员有偿收集、投放管理责任人监督、再生资源企业高价收运的运行模式,这一机制不仅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起步区诸多小区已展开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科技赋能方面,起步区引入智能电子称重系统,实现督导员定时定点值守与有偿回收服务的数字化升级。通过实时采集并上传可回收物称重数据,可实现各参与主体的数据共享及可回收物从投放到收运的全流程可追溯。
党建引领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起步区创新采用“社区大党委1+1+N”工作机制,定期组织物业、业委会召开协商会议,及时解决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党员先锋队开展“桶边教学”等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起步区构建了多层次志愿服务体系。区级层面组建9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活动1000余次,服务时长超过4.5万小时;社区层面则创新推行“分片包干、网格到户”模式,以小区为单元组建志愿服务队,吸纳社区党员、热心居民等多元力量,依托“楼栋熟人网络”开展入户指导、桶前值守等精准服务,并利用物业服务群建立线上答疑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起步区提质增效工作已初见成效。试点小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垃圾分类成效显著提高,督导员通过有偿回收实现了收入增长,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持续提升。
下一步,起步区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工作,坚持顶层设计,加大设施投入,实施精细管理,以市场化手段完善“精准投放-规范收运-产业处理”全链条体系,探索垃圾分类多场景管理模式,实现群众参与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显著提升。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微信公众号)
|
|
免责声明:
|
|
1、本站部分内容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
|
|
|
|
|